美章网 资料文库 民政工作意见范文

民政工作意见范文

民政工作意见

民政工作意见范文第1篇

一、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及省、市、区关于民生工作的相关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障民生、维护民权、惠及民利、服务社会为主线;以建设人民满意民政为目标,围绕市、区中心重点工作,解放思想,服务大局,开拓创新,运用各种资源和区位优势,为推动主城区民政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基本工作目标是,紧紧围绕民政“十二五”规划的目标要求,不断完善“服务零距离,保障无缝隙,救助广覆盖,为民全天候”的民政工作机制,积极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确保“十二五”规划的实施起步稳,开局好、推进快。

二、主要目标

1、完善城乡低保自然增长机制,低保人均月保障标准为城市380元,农村280元。

2、启动泰州社会福利院一期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镇(街)敬老院服务设施建设。

3、规范居家养老服务站管理,落实空巢独居老人“1小时”服务项目,形成服务、考核、奖励体系。

4、新增城西、京泰路两家街道级老年活动中心,重点加强罡杨、苏陈村级老年活动室建设。

5、加大对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监督,村(居)务公开率100%。

6、继续做好撤村建居工作,重点实施城中村和集镇周边村的撤村建居工作。

7、开展老社区“创佳争先”活动,做好新建社区的达标建设工作,下大力推动新建小区社区“两房”及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改造“撤村建居”新社区的原村部工程建设,力争全年新增社区“两房”面积2000平方米。

8、进一步理顺街道管理体制,调整优化社区行政区划。

9、修订完善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管理工作意见,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培训,强化对社区工作者的管理和考核。

10、扎实抓好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城镇退役士兵安置率继续保持100%。

11、新办两家福利企业,力争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残疾人就业率100%。

按照上述总体思路和主要指标,2014年重点推进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抓好“三个保障”,健全落实社会救助和双拥优抚工作制度

1、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城乡低保扶助为基础,以临时救助、医疗救助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相互衔接的社会救助基本制度,扎实推进城乡社会救助规范化、信息化,有效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呼吁建立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有效的救助举措,实现救助工作的集中统一、协调运作、监管到位、操作规范、信息互通、制度公开,使每一名困难群众都能及时享受政府提供的社会福利。完善申请低保、信息采集、审核把关、公示监督、资金发放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村(社区)、镇(街、园区)区管理权限和职责分工,形成完备的区、镇(街)、园区、村(社区)三级最低生活保障链,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对全区城乡低保对象(重点是村改居困难人员)进行摸底调查,测算经费需求方案,逐步统一市民和村改居新市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标准,确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2、提高落实特殊群体供养扶助标准。认真贯彻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做到供养经费专帐管理、专款专用,供养标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提高,确保符合条件的人员及时纳入“三无”“五保”供养范围,强化以敬老院为依托的五保服务中心网络,进一步改善镇(街)敬老院、社区老年公寓服务条件。加强对散居五保户的管理,完善走访、包护制度,对全区五保对象基础台帐进行升级管理。加强对供养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和供养管理服务的指导,不断提高“三无”“五保供养”老人的生活质量。完善孤儿基本生活制度,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意见》精神,在落实孤儿基本养育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落实孤儿医疗、教育、就业、住房等保障政策,切实保障孤儿合法权益。使孤儿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健康成长。不断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水平,加强协调服务,切实解决福利企业发展和管理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福利企业健康发展争取良好的内外环境。全年新办2家福利企业,推进福利企业规范化管理,妥善安置残疾人就业,开展残疾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维护残疾职工合法权益。

3、维护和保证优抚群体的合法权益。以创建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为契机,按照省、市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全面推进双拥工作社会化,扎实开展双拥活动,走访慰问驻泰部队官兵、老复员军人、伤残军人、烈军属、病退军人、生活困难的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和优抚对象,进一步深化“一助一”活动,努力实现全国双拥模范“三连冠”。以不断提高重点优抚对象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实现“三属”(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定期抚恤金城乡一体化。以实现城乡退役士兵安置补助金一体化为目标,对农村退役士兵一次性生产和生活补助金标准进行调整,逐步缩小城乡退役士兵补助金差距。认真落实“政策照顾、小病补助、大病互助、重病救助、慢性病疗养”五位一体的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工作,认真做好退役士官安置、培训工作,确保退役士官参培率、就业率双达标。

(二)进一步健全“三大体系”,积极探索建立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机制

1、建立健全为老服务体系。以发展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为目标,大力推进为老服务社会化,积极推进养老事业发展。建立以社区服务中心电子信息平台为中枢,以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为老服务体系,利用网络平台,社区内经济服务实体,整合机构为老服务资源,推动为老服务信息化、社会化、专业化。坚持将社会义工服务、社区互助服务、市场有偿服务和政府购买服务相结合,让广大老年人普遍受益。制定下发居家养老服务站工作标准和政府为70岁以上空巢独居老人提供“1小时”服务考核细则。全区每个街道打造1-2个各类服务实施齐全、制度完善、管理到位的示范居家养老服务站,以点带面,指导社区广纳居家养老的服务实体,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站功能,完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努力形成门类齐全、档次有别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在城西、京泰路街道新建街道级老年活动中心,继续推进村(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建设,让老年人享受10分钟活动圈。积极提升拓展老年人高龄津贴,在百岁老人每人每月300元营养费标准的基础上,按照省市相关文件精神,拟对90-99岁以上老人发放营养费每人每月不少于100元。

2、健全完善防灾减灾体系。修订完善《区自然灾害预案》,修改完善镇街、村(居)《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完善防灾减灾综合领导机制和协调机制,确保救灾工作分级管理,救灾经费分级负担,合理储备相应的救灾物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组织救灾演练,加强救灾工作的宣传教育。大力推进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加大对救灾款物发放工作的督查力度。深入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打造防灾减灾精品村(社区),放大“社区防灾减灾”的品牌效应,扩大“社区防灾减灾”社会影响,在农村全面推开防灾减灾工作,提升村(居)民防灾减灾应急意识。

3、建立健全慈善事业发展体系。加大慈善宣传力度,扩大慈善组织和慈善项目的社会影响,提升全民参与慈善工作的意识,不断健全完善慈善会工作机制,创新资金募集方式,拓宽资金募集渠道,调动社会各界捐赠的积极性。通过慈善“一日捐”、鼓励企业家回报社会等途径,不断壮大慈善资金规模,增强慈善救助能力,形成政府支持、社会举办、公众参与的慈善事业发展新局面,发挥慈善在社会救助保障体系中的重要补充作用,大力发展福利事业,加强站点管理、加大福彩销售力度,力争2014年全区新增5个福彩站点,实现福利销售2200万(含即开票),为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筹措更多的福利资金。

(三)进一步提升“三项水平”,积极构建民政服务管理网络

1、提升村(居)委会管理水平。健全完善村(居)民委员会管理体系,落实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抓好村(居)务公开工作,指导村委会依法办事,按程序办事。加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督查。每半年,联合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和区委农工办对各镇街(园区)村(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调整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修订区村务公开目录。加强队伍建设,认真抓好镇(街)民政科长、村(居)干部的培训,增强新时期社会管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发展意识、法制意识。深入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管理,修订工作意见,完善激励措施,落实社区工作者选拔任用、转变身份的相关政策,指导社区认真抓好居民组长、楼长、中心户长“三合一”队伍建设。加大考核,建立科学管理的考评机制,积极开展“双十佳村(居)干部”评比活动。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意见》(草案),建立考核奖惩措施,组织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师资格报名考试。

2、提高社区服务水平。认真落实中办发2010年27号《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以社区“一站式、多功能”服务大厅为基础,建立社区工作站,整合社区人力资源,方便居民办事。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制订下发《区社区“创佳争先”活动意见》,认真组织新社区达标建设和老社区“创佳争先”活动。各镇、街认真制订新社区达标建设和老社区“创佳争先”工作计划,按照工作计划和序时进度开展工作,确保申报社区通过市区检查验收,带动全区社区工作提档升级。健全完善社区服务项目,认真抓好义务服务,“1小时”服务,电子保姆信息服务,健全完善民政对象、60岁以上老人、民政服务实体基本信息库。积极培植志愿者队伍,建立志愿服务奖励制度,激发更多的社会工作人才参与社区建设。开展“一居一特”社区服务,十佳和谐社区评比活动,探索“一社区一社会工作师”制度和“错时工作”制度,培植社区工作亮点,以点带面,改善社区服务质量。

3、提升社会事务管理水平。实施社会组织注册登记一站式服务,以年检为契机,着力抓好社会组织制度建设和财务审计,开展社区社会组织普查登记和备案工作,逐步畅通全区信息渠道,健全纵向和横向联合工作机制,逐步建立社会组织区、镇(街道、园区)和村(居)三级服务管理网络。进一步巩固全国婚姻登记示范单位和省级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成果,全面提升婚姻登记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确保婚姻登记合格率和收养登记合格率100%。继续做好殡葬管理工作。结合清明祭扫活动,深入开展殡葬改革示范活动,力争在推进绿色殡葬、倡导生态葬式和健康文明祭扫活动。探索农村殡葬新模式,认真做好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土散坟的清理工作。根据省市《关于免除城乡困难群众、重点优抚对象基本服务费的通知》精神要求,落实好惠民殡葬政策。确保全区殡葬火化率100%。继续推进平安创建活动,扎实做好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工作,边界沿线相关镇街要管理维护好界桩界碑。

(四)进一步推进“三项工程”,加快落实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1、按照目标推进撤村建居工程。2010年我们完成了23个村的撤村建居工作。今年,我们将在优化街道区域的基础上,推进城中村、城郊村、集镇周边村的撤村建居,重点实施九龙镇、京泰路街道等镇、街的撤村建居工作,并确保目标任务完成。已撤村建居的,我们将逐步落实经济发展一体化、城乡规划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嫁接城市功能,让村民变市民,让农民享受到市民一样的优质服务。

2、按照要求继续推进社区办公、活动、服务用房建设工程。以旧城改造和涉农街道小区开发为契机,按照“界线分明、规模适度、走向合理”的要求,在城西街道试点的基础上,调整明确社区区域范围。做好社区办公用房的选择、协调、装修工作,确保老小区社区用房在300以上,新建小区办公、活动、服务用房在400以上。提请政府适时制定社区用房建设、管理、使用办法,力争社区办公用房有规划,按规定地点、面积建设,建成后按时优质交付社区使用。以老社区“创佳争先”、新社区“达标”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社区各项软、硬件建设。

民政工作意见范文第2篇

2014年我镇民政工作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为动力,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践行“以民为本,为民服务”工作宗旨,着力“双争双新”,牢固确立民政为民的核心理念,加大民生工作的力度,促进社会稳定和社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民政在困难群众生活中的保障和兜底作用,积极履行民政社会管理的职能,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根据上级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镇的实际,现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全力提升社会救助水平,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继续实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最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我们将不断完善以城镇低保、农村低保、优抚优待为主体,以临时救助,流浪乞讨救助,慈善救助为补充的综合救助体系,并逐步提高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水平。我们要认真落实上级要求,继续在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提高水平上下功夫,要认真做好低收入家庭的认定工作。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及相关工作程序,对符合低保条件的,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逐步建立居民经济状况校对平台,实行多部门信息共享,提高困难居民家庭经济状况认定的准确度和公信力,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和动态管理;禁止弄虚作假、搞平衡照顾,对已基本脱贫解困的要及时核销,对相关工作人员,因工作不负责任造成不良影响的要追究其责任。要切实做好三峡移民的思想稳定工作和扶助致富工作,帮助三峡移民解决危房改造问题。

二、认真做好农村“五保”、城镇“三无”人员工作,加快镇社会福利中心二期工程建设

几年来我镇的五保工作在上级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在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基本达到了“管理规范、供给到位、安全和谐、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的要求。2014年各街道办、村(居)民委员会要继续高度重视五保工作,坚持属地管理原则,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散居五保的管理工作,及时签订监护协议,确保四个到位,即:管理人员到位、管理责任到位、监护人到位、监护责任到位,尤其要高度重视安全责任的落实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和不定期排查安全隐患,并及时排除;要确保五保经费专款专用,严禁挪用或移作他用,按照程序、依照条件做好新增五保工作,入院五保入院费不低于1500元。进一步加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规范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开展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等级评定工作。镇所属各敬老院必须认真执行上级各项管理规定,坚持做到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即院务公开、财务公开、接受院民和社会监督,要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细化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考核,增强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感;要进一步强化工作人员和全体院民的安全意识,定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知识的学习,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区域、落实到每个责任人,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立即整改,确保安全。要不断改善和提高生活环境、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院民的幸福指数;继续开展创省、市文明敬老院,争创国家文明敬老院活动,保持已取得的荣誉称号,争创新的业绩。

2014年要重点做好福利中心(海北敬老院)整合扩建改造工作,抓紧实施二期工程开工建设。二期改扩建工程抓紧前期规划设计招投标工作,尽快进场施工,保证工程质量进度,适时装修,完善生活设施。做好仁桥敬老院的扩建工程及附属工程设施完善工作,隆政敬老院内的“圆梦”改造工程要按序时进度施工,适时投入使用。

三、深入开展“双拥”模范镇创建,扎实做好优抚工作,争创“双拥”模范县五连冠

双拥工作是我党我军主要的政治优势,2014年我们要以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县“五连冠”为契机,为深入开展“双拥”模范镇创建工作奠定坚实基础。2014年,我们要继续做好优抚工作,提高双拥工作整体水平,继续开展双拥六进基层活动,切实把各项优抚政策落实到位;继续开展“一助一”挂钩扶优活动,每个机关部门及企业至少要帮助一至两名困难重点优抚对象,减轻他们的实际困难,全镇共帮扶结对98对。对帮扶对象确保全年不少于两次登门慰问(“八一”前、春节前)。镇属医疗单位要继续执行有关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优待政策,确保各项优待政策落实到位。民政部门要及时兑发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金、现役军人优待金、立功受奖奖励金、重点优抚对象住院伙食补助等。全镇上下要全面重视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创新开展“双拥”活动,努力为当地驻军办好事、办实事,积极开展军民、军企共建活动,不断增进军民军政团结。要继续做好退役士兵的培训工作,确保报名率、参训率、获证率、就业率达100%,积极鼓励退役军人自主创业。进一步完善群众优待制度,抚恤补助自然增长机制,巩固优抚医疗保障服务体系,继续为优抚对象配置护理器具。要按要求完成“慰烈工程”(散葬烈士集中安葬)建设任务,将散葬革命烈士墓迁入福海园烈士褒扬区,做好烈士褒扬区的正常管理工作。

四、加强村(居)民主政治建设,夯实社会和谐基础

2014年是第十届村民委员会和第五届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之年,按上级要求实施、有序、按时完成换届任务。要继续加强村(居)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村(居)自治功能,努力建立新型城乡社区管理服务体制,全面落实“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社区服务管理模式,提高村(居)综合服务管理水平,扎实推进全镇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体制;明确网格服务管理工作职责,实行“定人,定位,定责,定时”;理顺网格内服务管理操作程序,全镇社区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坚持村(居)务公开、民主议事制度,让居民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全面提升社区功能,大力发展社区服务。鼓励和引导科技、文化、教育、劳动卫生、法律等服务进社区,发展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体制,确保完成县下达的新型社区管理创新任务。加强社会组织日常管理,力争社团年检率达90%。每个社区新增不少于2个社区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区服务管理中的作用。2014年力争全区公共服务用房全面达标。

五、继续做好慈善捐赠、老龄服务工作

继续大力弘扬扶贫济困,一家有难,大家帮助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为促进我镇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人人都献上一份爱心,要求全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每人捐赠不低于一天的工资;各企业单位、中层以上人员每人捐出不低于50元、职工不少于10元;以机关部门、企业单位、村(居)为单位组织捐赠,并于元旦前后将捐赠款物送交慈善分会,此款专款专用,不得移作他用。要继续坚持广泛开展尊老敬老活动,形成尊老敬老的良好社会风尚,及时为百岁老人办理健康补助证,按规定程序为高龄老人办理尊老金手续。进一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认真执行《关于加快推进全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实施办法》,将真正符合条件的老人纳入服务范围,为他们在日常生活、起居、饮食等方面提供较为周到的服务,村(居)要切实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检查。村(居)坚持每月检查一次,镇每季度检查一次,真正把惠及失能和半失能的困难老人的政策待遇落到实处。

六、继续推行殡葬改革,坚持长效管理

殡改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坚持常抓不懈,进一步开展殡葬改革专项整治活动。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能和主管部门的要求,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各街道办、村(居)民委员会、各单位要包干负责,共同做好殡改长效管理工作,确保无骨灰装棺重葬,无坟头和乱抛洒纸钱现象。我镇福海园(谭港)陵墓集中点已建成投入使用。陵园内建有地坛式、花坛式、碑式墓穴,骨灰堂等,为了节约耕地,要动员群众将逝者骨灰存葬到陵墓集中点,同时要继续抓好陵墓集中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将福海园建成“环境优静、管理规范、文明时尚”的公益性公墓。

七、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防灾减灾工作

防灾减灾工作事关全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各村(居)必须牢固树立“防大灾,抗大灾”的思想,要始终把防灾减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切实加强对防灾救灾工作的领导,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提高广大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全面推进紧急避难场所预案完善工作。2014年继续积极开展省级以上减灾防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各社区要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活动,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应急反应、避灾避险能力。

八、增强工作责任感,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民政部门是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直接面对广大基层,业务内容繁多,绝大多数工作都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涉及法律、法规条款很多。依法行政是我们开展民政工作遵循的主要原则。各街道、村(居)民政干部,要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努力做到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把民政的每项工作都作为大事要事来做。镇民政办要认真抓好对村(居)民政协助员的考核工作。

2014年要继续做好民政信访工作。坚持“属地管理,按级接待”的原则。各村(居)委会、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民政信访工作,不得将矛盾上推,合情合理的事项也应由村(居)或单位分管同志与上级进行协调处理。凡属民政上访对象,民政办做逐一记载,年终将统计情况反馈给各村(居)单位,民政办要认真抓好对各街道、村(居)民政工作的考核,考核要将正常工作和交办工作一并列入,并将完成效果、质量、时间量化成数据。

民政工作意见范文第3篇

民政工作事关民生大计和稳定大局。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民政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为构建和谐作出了贡献。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进一步加强民政工作,提高民政工作水平,根据省人民政府的有关要求,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民政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民政工作担负着依法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和民主政治权利的重要职责,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工作,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基础作用。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政府职能转变,民政工作内容越来越丰富,任务越来越繁重,作用越来越重要。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政工作,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服务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现实需要。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和支持民政工作,为民政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二、加强机制体制建设,完善民政工作体系

按照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要求,构建大民政的工作格局,确保工作责任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措施保障到位,充分发挥民政工作在服务民生、社会管理方面的职能作用。

(一)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继续抓好城乡低保、医疗救助工作,建立城乡低保分类施保、低保标准动态调整、低保对象动态管理机制,落实临时救助制度,做好社会救助体系相关配套政策措施衔接工作,不断增强对弱势群体的保障能力,有效保障其基本生活。建立和完善自然灾害预警、应急机制,不断提升救灾救济工作能力和水平。抓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确保全市所有乡镇拥有敬老院,提质扩容7所中心敬老院,到2012年集中供养率达到25%以上。加强流浪乞讨人员和未成年人救助管理工作,力争到2010年全市年救助能力达到4000人次以上。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发挥其在社会救助体系中的重要补充作用。加大老区开发力度,加快老区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二)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加快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倡导和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兴办社会福利事业,不断提高孤、残儿童养育水平,加快发展老年福利事业,大力发展福利事业,推动社会福利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力争到2012年全市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床位新增300张以上。

(三)进一步完善拥军优抚安置服务体系。以“双拥”创建为龙头,力争到2010年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2011年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认真落实军人抚恤优待政策,不断完善优待抚恤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深化城镇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做好军队离退休人员接收安置,依法保障其合法权益;切实加强军供工作。

(四)进一步推进城乡社区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力争到2012年全市城乡社区直选达100%;以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为重点,以社区服务为平台,以文明社区、和谐社区创建活动为载体,建立和完善城乡社区公共服务、有偿服务、志愿服务相结合的社区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社区建设水平。

(五)进一步完善社会行政事务管理服务体系。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抓好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加强区划地名管理工作,不断规范和完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加大殡葬改革和管理力度,加强婚姻、收养登记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三、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完善民政工作平台

(一)科学合理设置民政工作机构。市、区县民政部门要建立和完善殡葬执法机构,调整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工作机构,加强社会组织管理机构建设,建立社会福利服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等机构,健全慈善机构,努力适应民生发展需要。

(二)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民政工作机构队伍建设。按照乡镇(街道)机构改革的要求,全市各乡镇(街道)设置名称统一的民政工作机构。按照有人办事的原则,确保1万人以下的乡镇(街道)至少配备1名民政干部,1万人以上的乡镇(街道)按照工作任务的实际需要选优配强人员。对实绩突出和工作时间较长的乡镇(街道)专职民政助理员要在政治上、生活上给予关心。切实把民政工作延伸到城乡社区,结合建立自然灾害信息员、社会救助服务员和社会事务基层服务员网络,全市每个村(社区)要配备一名民生服务工作者,人员可由村(居)干部兼任,也可采取聘用制,经费由区县统筹解决。进一步明确敬老院公益性社会福利事业的性质,区县要统筹解决好乡镇福利院、敬老院工作人员的待遇问题和后顾之忧,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切实加强民政工作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民政工作者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改进作风,牢固树立为民、务实、勤奋、清廉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加强民政工作者的业务技能培训,坚持依法行政、规范管理、文明服务,努力提升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规范民政工作手段

(一)加强乡镇(街道)民政机构设施建设。按照有办事人员、有办公场所、有办公设备、有办公经费、有办事制度的“五有”目标,确保乡镇(街道)民政机构有固定的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办公场地和必要的办公设备。

(二)加强乡镇(街道)民政机构内务建设。建立门类齐全、数据准确、档册规范的民生档案。以政务公开为重点,完善各项工作和办事制度。建立健全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救助工作网络,并实行城乡医疗救助工作“一站式”服务。

五、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增强民政工作后劲

建立和完善民政专项资金自然增长机制,对上级要求配套的城乡低保、救灾救济、临时救助、农村五保供养、优抚安置、老区开发和社会福利等专项资金,市、区县两级财政要足额安排到位。市、区县两级民政部门工作经费要按照民政工作任务的实际需要给予足额保障,纳入财政预算。各乡镇(街道)要将同级民政工作经费作出相应的预算安排。加强民政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与监督,严格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

六、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民政工作意见范文第4篇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区委十届六次全会和省、市区民政工作会议精神,突出“保障民生、发展民主、促进民安”主线,推进规范化和普惠制为目标,进一步加大社会救助力度;以统筹城乡和谐社区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以优化民政公共服务为导向,提升民政工作服务水平;以完善优抚安置保障体系为重点,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为全面建设惠及全镇人民的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二、主要目标

1.推广建立村民政工作站,力争6月底实现全覆盖,为广大群众提供“一站式、便捷化”服务。

2.以完善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农村低保将按每人每年2500元标准提标扩面,努力实现困难群众最低生活“全保障”,医疗救助“全覆盖”。

3.整合社会资源,探索建立普惠制的节日慰问制度。对享受民政部门定期补助群体,每逢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的当月,进行上门慰问。

4.以创建和谐社区为重点,提升社区建设水平。申报争创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区;以和谐社区创建为目标,继续开展“十佳和谐社区”评比活动,对60%的村进行社区化改造,村民自治率达99%。

5.扎实搞好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农村退役士兵一次性生产和生活补助金标准有所提高。

6.开展老年活动室创建达标活动,村老年活动室建成率达100%。

7.进一步深化居家养老服务,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实现为农村无基本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的70周岁以上“独居老人”每天提供1小时免费服务,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实现全覆盖。

8.福利销售10万元以上。

9.全镇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推荐就业率100%。

按照上述总体思路和主要指标,要重点推进五项工作:

(一)以建立社会救助中心为抓手,全面提升社会救助水平

完善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体,临时救济和社会互助为补充,优惠扶持政策为辅助,义工服务为依托的扶贫帮困工作体系。努力实现社会救助工作的全覆盖和救助服务的信息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进一步规范农村(居)低保评议、评审、审批、动态管理等工作制度,按照自然增长制的要求提高保障标准,严格把好低保入口关,研究制定低保入口听证会制度。探索建立普惠制的节日慰问制度。探索和规范临时救助办法,保障边缘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推进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修订《九龙镇自然灾害预案》。拓展福利企业规模,扩充福利企业数量,努力新办一家福利企业,确保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实现“全安置”。

(二)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抓手,全面提升为老服务水平

规范为老服务投入、管理、运行。根据国家和省、市(区)的要求,启动集养老、康复、医疗、娱乐和休闲等一体的敬老院建设,努力争创省示范性养老机构。加快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照料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居家养老服务站管理,制定居家养老服务流程、内容和标准,不断满足社区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高龄老人和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服务要求。

(三)以和谐示范创建活动为抓手,全面提升社区建设水平

紧紧围绕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创建目标,努力在社区服务、社区减灾、居家养老等方面形成特色。规范村民政工作站管理、考核、服务。进一步完善民政工作站日常管理和目标考核等制度,完善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否决事项报告制,做到按程序办事,促进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全面整合社区资源,努力提升民政工作站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确保双拥、优抚、救助、老龄、殡葬、养老等民政业务工作在村得到有效落实。不断推进事务公开、村民自治,完善村(居)民代表会、民情恳谈会、事务协调会、民主听证会制度。

(四)以双拥模范城创建为抓手,全面提升优抚安置水平

今年是省级双拥模范城评比命名之年。要以建国60周年和人民海军建军60周年为契机,促进全镇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在更高水平上发展。深入开展双拥优抚工作进村活动,继续推进优待抚恤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确保抚恤金、补助费、优待金按照全市标准三金合一、同步提高、自然增长。

(五)以推进依法行政为抓手,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水平

民政工作意见范文第5篇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民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两个率先”,以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为重点,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服务大局、开拓创新,大力推进民政管理法制化,努力实现有效的社会救助、广泛的基层民主、优质的福利服务、牢固的军民团结和规范的社会事务管理,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特别是为更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服务,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

目标任务是:经过3年至5年努力,进一步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救助工作体系、基层民主建设体系、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拥军优抚安置体系和社会事务管理体系,继续为我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做好以低保为重点的各项社会救助工作

进一步贯彻落实和完善《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以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工作制度,完善监督机制,规范运作程序,加强动态管理。要切实做好城市和农村的低保工作,所需资金按照市镇各半的标准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并逐步推行社会化发放,确保低保资金按时足额兑现。建立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自然增长体制,完善动态管理机制,确保“应保尽保”。不断完善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公益性民间组织在社会捐助中的作用,广泛开展慈善募捐活动。积极开展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住房、教育、基本医疗等救助工作,坚持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经常化、社会化。坚持对弱势群体实施就业培训、项目扶持、有关税费减免、司法援助等。进一步做好农村敬老院建设和五保户供养工作,五保户供养经费全部纳入各镇财政预算,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85%。

三、完善村民自治,全面推进社区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及《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建立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协调机构,规范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管理和监督程序,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坚持“村委会直选”办法,规范村委会工作程序,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继续创建省和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全面推进社区建设。按照“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运作机制和服务体系。大力推进社区居委会专职人员的直接选举工作,建立健全民意听证会、民情恳谈会、民事协调会、民主评议会“四会”制度,培育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居民自治功能。加快培育社区中介组织,充实社区管理力量。把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市镇发展规划,做到有规划、有目标、有标准,不断改善社区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理顺社区单位关系,整合社会资源,加快社区服务业发展,拓展社区服务功能,不断满足社区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积极推进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四、全面落实拥军优抚安置政策

深入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城活动,巩固扩大双拥成果,进一步增强军政军民团结,努力实现市创建省双拥模范城“三连冠”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央军委新颁布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切实保障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坚持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积极探索抚恤金、补助金、优待金“三合一”的新办法,逐步实现统一标准、统一发放、统一管理。完善重点优抚对象社会化医疗保障体系,建立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储备金制度,防止发生重点优抚对象“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扶持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优惠政策的意见》,继续认真做好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加快推进退役士兵货币安置工作,确保退役士兵安置任务及时按质完成。认真做好军队离退休干部的接收安置工作,全面落实军队离退休干部的政治和生活待遇。

五、不断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

按照“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老龄工作机制,健全老龄工作委员会,建立社区(村)老年人协会,逐步实现老龄重点工作由单位向社区转移。精心构建多层次的老年保障体系,进一步落实老年人优待服务政策,逐步建立高龄、病残、特困老人救助扶持制度。进一步完善以居家养老为主体,以机构养老为辅助,以社区服务为依托的覆盖全社会的养老服务体系。巩固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成果,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兴办老龄服务业,研究制定加快发展养老福利事业的政策措施,力争年前我市老年福利服务机构的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人13张以上,并初步形成以镇、社区(村)为基础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坚持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发展方向,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力量主办、福利机构自主经营的社会福利事业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福利企业的宏观管理,落实国家对福利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促进福利企业的稳定和发展,切实维护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适应市场变化形势,改进福利销售方式和手段,大力发展福利事业。

六、扎实规范社会事务管理

按照省、市的有关要求,切实加强乡镇民政办公室的规范化建设。适应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积极发展民间组织。加强对现有行业协会改革、调整的指导,继续推进政会分开,重点培育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机制功能健全、典型示范作用较强的行业协会,大力扶持农村各类专业经济协会,积极发展城市社区民间组织。加强民间组织管理,认真落实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双重管理体制,及时有效地查处非法民间组织和民间组织的非法活动。依法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维护界线的严肃性、稳定性。进一步规范地名命名更名,做好地名标志设置、维护工作,推进地名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依法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积极推进婚姻登记改革,建立市婚姻登记中心,全面实施婚姻集中登记。做好收养登记工作。禁止新建、扩建经营性公墓和公益性墓地,加大对非法公墓的整治力度,坚决遏制公墓经营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殡葬管理,规范殡葬服务市场,推进殡葬服务行业社会化改革。

民政工作意见范文第6篇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区委十届六次全会和省、市区民政工作会议精神,突出“保障民生、发展民主、促进民安”主线,推进规范化和普惠制为目标,进一步加大社会救助力度;以统筹城乡和谐社区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以优化民政公共服务为导向,提升民政工作服务水平;以完善优抚安置保障体系为重点,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为全面建设惠及全镇人民的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二、主要目标

1.推广建立村民政工作站,力争6月底实现全覆盖,为广大群众提供“一站式、便捷化”服务。

2.以完善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农村低保将按每人每年2500元标准提标扩面,努力实现困难群众最低生活“全保障”,医疗救助“全覆盖”。

3.整合社会资源,探索建立普惠制的节日慰问制度。对享受民政部门定期补助群体,每逢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的当月,进行上门慰问。

4.以创建和谐社区为重点,提升社区建设水平。申报争创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区;以和谐社区创建为目标,继续开展“十佳和谐社区”评比活动,对60%的村进行社区化改造,村民自治率达99%。

5.扎实搞好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农村退役士兵一次性生产和生活补助金标准有所提高。

6.开展老年活动室创建达标活动,村老年活动室建成率达100%。

7.进一步深化居家养老服务,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实现为农村无基本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的70周岁以上“独居老人”每天提供1小时免费服务,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实现全覆盖。

8.福利销售10万元以上。

9.全镇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推荐就业率100%。

按照上述总体思路和主要指标,要重点推进五项工作:

(一)以建立社会救助中心为抓手,全面提升社会救助水平

完善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体,临时救济和社会互助为补充,优惠扶持政策为辅助,义工服务为依托的扶贫帮困工作体系。努力实现社会救助工作的全覆盖和救助服务的信息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进一步规范农村(居)低保评议、评审、审批、动态管理等工作制度,按照自然增长制的要求提高保障标准,严格把好低保入口关,研究制定低保入口听证会制度。探索建立普惠制的节日慰问制度。探索和规范临时救助办法,保障边缘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推进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修订《九龙镇自然灾害预案》。拓展福利企业规模,扩充福利企业数量,努力新办一家福利企业,确保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实现“全安置”。

(二)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抓手,全面提升为老服务水平

规范为老服务投入、管理、运行。根据国家和省、市(区)的要求,启动集养老、康复、医疗、娱乐和休闲等一体的敬老院建设,努力争创省示范性养老机构。加快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照料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居家养老服务站管理,制定居家养老服务流程、内容和标准,不断满足社区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高龄老人和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服务要求。

(三)以和谐示范创建活动为抓手,全面提升社区建设水平

紧紧围绕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创建目标,努力在社区服务、社区减灾、居家养老等方面形成特色。规范村民政工作站管理、考核、服务。进一步完善民政工作站日常管理和目标考核等制度,完善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否决事项报告制,做到按程序办事,促进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全面整合社区资源,努力提升民政工作站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确保双拥、优抚、救助、老龄、殡葬、养老等民政业务工作在村得到有效落实。不断推进事务公开、村民自治,完善村(居)民代表会、民情恳谈会、事务协调会、民主听证会制度。

(四)以双拥模范城创建为抓手,全面提升优抚安置水平

今年是省级双拥模范城评比命名之年。要以建国60周年和人民海军建军60周年为契机,促进全镇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在更高水平上发展。深入开展双拥优抚工作进村活动,继续推进优待抚恤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确保抚恤金、补助费、优待金按照全市标准三金合一、同步提高、自然增长。

(五)以推进依法行政为抓手,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水平

民政工作意见范文第7篇

为进一步推动民政事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转型与可持续协调发展,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根据国家和省、市、区关于加强民政工作的有关精神,结合我街道实际,现就2013年全街道民政工作提出如下工作重点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省、市民政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要求,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宗旨,围绕“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保基本”思路,以“体系完善、措施有效、多方联动”为工作着力点,切实提高民生保障和优抚安置服务水平,着力增强社会自治能力,大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努力构建适度普惠社会福利制度,为构建和谐蠡湖、幸福蠡湖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二、工作目标

(一)开展省养老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示范点创建;争创区级“敬老文明号”1个;新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幸福餐厅”1家,争创省示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家,1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通过省标“AAA”级达标评估。蠡湖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全面投入运行。

(二)按期完成新一届居委换届选举,配合区做好居委主任培训工作,基层自治组织依法自治达标率达99.8%;抓好社区工作者管理工作,新培育2个社区公益服务特色项目;开展1个新型社区管理模式试点;新建市和谐示范社区、区和谐示范社区各1家。

(三)城乡低保对象保障率、低保资金到位率和兑付率达100%。进一步完善灾害应急救援体系,新创省级减灾示范街道,新创省级以上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个。

(四)开展爱国拥军工作;新培育特色双拥示范点1个;新增两新组织结对共建基层连队1家;完成驻区部队随军家属指令性安置任务;各项优抚政策到位率、当年退役士兵安置率达100%;力争涉军群体无集访和非访事件发生。

(五)新建街道社会组织孵化基地1个,社会组织年检率90%以上、合格率100%,每个社区新增备案组织不少于3个,社会组织备案率达100%。

(六)完成慈善冠名基金解缴150万元以上,新培育慈善公益服务典型项目1个,新增居家养老慈善冠名1家。

三、工作重点

(一)健全帮困救助机制,完善救助防灾体系。一是提高救助标准。执行好社会救助制度,全面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困难群众生活补贴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切实改善和提高低保对象、“三无”对象和孤儿等特殊群体的生活保障水平。二是拓展保障对象。加大政策边缘困难群体的综合帮扶力度,探索建立“支出型”贫困家庭帮扶补贴机制,缓解“支出型”贫困群体的突出困难,推动临时救助从事后向事前和事中跨越,拓展社会救助覆盖面。三是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强化重大自然灾害应急联动机制和灾情会商机制,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在灾后12小时内得到有效救助。开展“5.12防灾减灾日”等系列活动,提高对灾害的应急管理能力。

(二)推进分类适度普惠,完善社会福利体系。一是做好高龄老人尊老金发放工作。按照尊老金制度,切实抓好尊老金核对工作,尊老金足额发放到位率达100%。二是适度扩大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受益面。落实好特殊困难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补贴政策和建立政府为居家老人购买服务制度,通过政府购买方式,拓展老年人服务项目,逐步扩大助老惠老服务受益面。三是大力加强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积极创新慈善募捐形式和载体,不断丰富完善慈善救助的形式和内容,继续推进“公益服务进社区”、“爱心冠名公益项目”活动开展,扩大慈善品牌效应。

(三)深化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一是完成换届选举任务。加强新一届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指导。同时,按照层级培训的原则,抓好居委队伍实施“分级负责,全员培训”,全面提高依法自治水平。二是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加强对社区办公用房、服务设施的提档升级,全面构建“一片三长、点片结合”的网格化机制;推行“三社联动”社区服务模式,从组织化培育、专业化发展、项目化支持、民间化运作等方面,全面提高社区、社工、社会组织协同服务能力。三是增强社区自治功能。继续做精、做实社区扁平化管理模式,筑牢民主自治平台,在深化基层“四个民主”的基础上,将“四会制度”模式和“四方联席会议制度”贯穿于社区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民主自治有机结合;扎实推进社区“一平台一网站一QQ群一热线一微博”信息平台建设,畅通网上居务公开渠道。

(四)拓展养老福利事业,完善老龄服务体系。围绕老年人的物质精神需求,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信息服务为辅助”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一是加快三级养老网络化构建。依照区社会福利中心的典型示范作用,通过民办公助、购买服务等方式,推进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街道民办养老机构建设,不断深化和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满足居家老人生活需求。二是提升为老服务信息化水平。开展省养老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示范点创建工作,落实政府购买居家援助信息服务政策,不断强化社区在老年居民的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家政服务、精神慰籍、法律维权等服务组织实施中的基本职能和主体作用。三是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规范化管理。加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指导检查,进一步完善功能配套,提升服务水平,深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省标“AAA”级达标评估和“幸福餐厅”建设。

(五)巩固优抚安置成效,完善双拥工作体系。一是深化创新双拥载体。精心组织拥军优属走访慰问活动;加强双拥国防宣传教育,巩固双拥示范创建成果,继续培育特色双拥示范点,深化拓展两新组织与基层连队结对共建活动。二是巩固提升优抚水平。严格落实各类优抚政策,落实优抚医疗保障体系,配合做好涉核人员体检、评残和定补工作。

(六)强化专项事务管理,完善规范建设体系。一是增强区划管理服务效能,发挥社区居委会的基层基础作用,做好街道级界线和界桩日常管理与维护,保证行政区域界线的完整和稳定。二是完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地名文化建设,大力提高新生地名的文化品位,切实增强社会规范使用地名意识,做好辖区内新建道路、桥梁和小区的命名工作,确保路名规范率95%以上。

(七)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完善发展支持体系。一是加大社会组织扶持力度。继续推进社会组织孵化平台建设进程,以项目专项扶持的形式,加快构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机制,提升各类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实务技能。二是完善社会组织管理机制。依据《区社区社会组织备案工作细则》,抓好社区社会组织的认定、性质、分类、备案流程等工作,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律性、诚信度及社会公信力,增强社会组织服务社会功能。三是加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深化与高等院校“校地合作”机制,加大对社会组织工作人员在法律和业务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社会组织依法开展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服务社区、服务居民的能力和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社区要按照省、市、区民政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切实加强对民政工作的组织,把民政工作纳入本单位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为民办实事工程,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加大推进力度。要加强协调配合,完善齐抓共管、协调联动的部门协作机制,要建立研究民政工作的常态机制,协调解决民政工作的突出问题,形成推进民政工作的合力。

(二)推进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健全民政机构设置,强化人员配置,改善工作条件,落实工作经费,充分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

民政工作意见范文第8篇

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各街道民政办(社工科):

社区是政府服务、经济运行和居民生活交织的区域性共同体,各类社会组织的培育、社会保障和社会政策的落实、社会管理和规范的构建都是以社区为单位进行的。因此,社区既是创建和谐示范城区、建设幸福的主阵地、主力军,也是创建和谐示范城区、建设幸福的最终受益者。为进一步提升和谐社区建设水平,促进“三个”又快又好发展,现对2014年民政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围绕一个主题

全力推进以实现“幸福”为目标,以构建“人本、互助、自主”的和谐社区为特征,以完善亲民、利民、便民、惠民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为手段,以进一步提升社区参与度、满意度、稳定度为标志的新一轮和谐社区建设,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

二、着力两大重点

(一)凝心聚力,力争“三创建”圆满成功

1、争创“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城区”

按照区委、区政府创建大会的部署和区委、区政府出台的创建实施意见以及“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指导标准”,积极开展创建工作。一是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把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作为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摆上议事日程,周密部署。二是强化可操作性、有特色化。要紧密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管理机制创新、社区品牌培育等,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创建活动。三是严格创建标准,保证质量。要结合自身实际,对照《标准》,认真细化相关指标,完善考核评估体系,逐项抓好落实,争取验收少失分、得高分。四是整合各方资源,联动共创。要加强部门通力合作,增强社会参与力量,充分发挥创建活动的整体效益。关注和破解和谐社区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使创建活动成为解决实际问题,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过程,成为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促进建设和谐幸福的有效途径。

2、争创“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

3、争创“双拥四连冠”

(二)尊重民意,依法开展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

2014年底依法进行第四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

各街道、社区要高度重视,依照居委会组织法,根据全区的统一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及早对调整社区规模、社区职数配备和人才优化组合做到心中有数,并按照时序进度,严格选举程序,严肃选举纪律,扎实做好换届选举的各项工作。通过换届选举,完善社区专职工作者“进出口”机制,真正把群众拥护的思想好、作风正、有文化、有能力、能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的优秀人才选进社区居委会班子。

三、开展五大行动

(一)养老为老亲情行动

1、居家养老服务。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意见》精神,加快推进以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日间服务中心(日托站)为重点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创新工作理念、搭建服务平台、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逐步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覆盖全体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一是合理布局设点,提升服务覆盖面。在目前已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的基础上,按照“就近、方便、经济”的原则,选择人口较为密集、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量大的社区(村)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年内,各街道原则上新建一个以上居家养老服务站。二是拓展服务项目,创新服务模式。整合社区资源,吸纳社区内及周边地区的家政服务公司、医疗机构、社会中介组织等,组成居家养老共建单位,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特色化服务。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坚持以日托带动送时,开展“两走”活动。即“走进去”对少数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高龄、空巢、病残、贫困等重点困难老人,由服务人员走进老年人家中开展服务;“走出来”对大部分身体尚好、能自我行动的居家老人,引导其走出家门,到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站接受服务。三是规范运作管理,完善工作机制。建立科学有序的运作机制、监督机制和考评机制,实现管理、服务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要鼓励社会参与,推行公办民营或民办公助的方式,大力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要加强服务队伍建设,强化岗位技能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对政府补贴的送时服务,街道、社区(村)要调查了解,及时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工作,促进居家养老工作健康、稳定发展。

2、老年精神关爱。区作为全省四个示范基地之一,以“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为工作理念,以“滋养心灵,和谐共赢”为活动主题,今年将推出十五项服务活动,主要包括建好一个全省老年精神关爱示范基地,配套建设老年精神关爱功能室、老年心理康复训练室,建立一批社区老年精神关爱工作站等。要做好老年人心理咨询服务,积极探索不同层次老年人的精神关爱需求,使老年精神关爱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

(二)创业就业社区援助行动

此项工作列入今年全区20项重点工程。要按照“五个一批”的要求,大力开展青年创业、巾帼创业、牵手创业等系列活动,建立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帮扶长效机制,完善针对困难群体的公共就业服务项目,强化基层创业(就业)服务机构功能,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发现一户、帮扶一户、解决一户。一是服务到位。要建立创业项目的引进机制,储备创业项目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和组织活动。要开发和建立创业(就业)载体,有条件的社区(村)要成立创业(就业)指导志愿团,为劳动者提供创业(就业)政策指导和服务。二是扶持有力。把各职能部门出台的多项扶持政策落实到位,专用资金拨付到位,大力支持有发展前景的创业人员、创业基地。北港街道星港苑社区景泰蓝工艺画和运河苑社区的十字绣工作室要迅速寻求与市场对接的途径,进一步扩大再生产,形成产业链。三是宣传广泛。搜集创业就业的先进事例和典型人物,加以宣传,营造氛围。以开业示范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力争到2014年末,培育20个特色创业(就业)型社区(村),培养50个创业示范户,发展80个创业示范带头人。

(三)深化品牌社区主题行动

一是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合理社区布局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实行“一门式”办公服务,不断完善3个“15分钟生活服务圈”功能。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项目化管理,在全区推广“民情日记”、“四会制度”和“社区网格化管理制度”。挖掘提炼社区内涵,放大品牌效应,力争在2015年前每年按30%的比例,完成对社区(村)的主题定位。二是完善社区考核办法。深入开展“星级社区”、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村)评选活动,进一步改进社区考评方式方法,“星级社区”以硬件考核为主,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村)以软件考核为主,即以群众满意度、参与度和社区稳定度为标准。每年评出10个社区和10个村为和谐示范单位。完善居民群众满意调查机制,使民意调研更加科学化。三是对社区事务实行准入制。严格执行市、区社区事务准入制度,对进入社区而社区原无职责的事务,按要求审批准入,实行费随事转,人随责走。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社区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体系,减轻社区负担,让社区工作者有更多的时间管理社区事务。要理顺社区居委会和便民服务站的关系,突现社区自治职能,强化政府购买服务的能力,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建立考评体系。

(四)慈善救助仁爱行动

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其他困难群众的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完善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和困难群体日常生活保障机制,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一是要做优慈善广场。推动全省首家“慈善广场”建设,进一步落实“九个一”活动,加大对全社会的慈善宣传,激发仁爱之心,变“被动慈善为主动慈善”。二是做精慈善超市。全面推广商业超市慈善供应点运作模式,各街道要加强对现有的商业超市慈善供应点的管理和监督,研究和探索与商家互惠互利的长期运作模式。三是做实日常捐助。各社区(村)要充分发挥“接受日常捐助点”以及如五星街道“爱心家园”等社区保障载体的作用,更好地为困难群体提供长期的生活保障。

(五)双拥优抚共建行动

一是认真落实双拥创建各项目标任务。确保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区“四连冠”任务如期完成。结合建国60周年庆典,“八一”、春节等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军民共建活动,深入开展双拥和国防教育。创新“双三好”和“七进”社区活动内涵。积极配合市民政局做好退役士兵培训和其他工作。二是积极落实双拥政策法规。广泛开展以“科技拥军、智力拥军”为主题的军民共建活动,不断深化科技拥军活动内容,创新科技拥军方式。社区双拥工作富有成效,特色鲜明。三是深入开展“关爱功臣”活动。要多元化、多渠道地发挥社会保障作用,积极为优抚对象做好事、办实事,维护优抚对象合法权益,提升“一办五站”活动的内涵,做到活动经常化。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完善优抚对象医疗救助体系。

第二篇

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各街道民政办(社工科):

2014年是“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为加速实现区委确定的建设“实力、优美、幸福”总目标,区民政局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发展态势,以讲大局、惠民生、重管理、强服务为主线,全面推进民政事业科学发展,为实现我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年度主要工作目标

1、完成第四届社区居委员换届选举工作;

2、完成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3、建成并投入使用区便民服务信息化平台;

4、规划并启动建设区养老服务中心;

5、新增4个居家养老服务站;

6、创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

7、新增老年精神关爱工作站30个;

8、创市星级社区5个,区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村)各10个;

9、完成即开型福利销售500万元。

二、重点完成六方面工作:

1、加强管理、规范操作,着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一是继续健全以“低保”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执行城市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加强低保信息化管理,加强入户调查力度,完善低保工作细节,做到应保尽保、动态管理。二是努力提高社会救助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强基层社会救助规范化建设,做到收入核定到位、公开公示到位、分类施保到位、动态管理到位、记录发放到位。健全临时救助机制,规范区、街两级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制度;修订慈善基金使用办法,有序使用慈善基金利息款;积极开展慈善“六助”、“慈善广场”九个一活动,完成区慈善分会的各项工作。三是逐步提升医疗救助效率。完善资助参合参保、诊疗费用减免、医疗救助补助、慈善医疗救助、大重病临时救助多措并举的有梯次、多元化、全覆盖的医疗救助保障体系。全面建立医疗救助同步结算平台,实现城乡医疗救助与城镇医保同步结算。四是不断完善救灾救济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救灾台帐与救助卡制度,加强财务监管力度,规范救灾款的发放,确保每一笔救灾款的下拨及时畅通;开展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提高居民防灾减灾的快速应急反应能力和迅速处置能力;建立区、街、居三级灾情信息员队伍、,落实灾民生活安置及生活资金。

2、落实政策、完善设施,着力规划老龄事业发展

一是加大政策贯彻落实的力度。全面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和2012—2014年老年事业发展规划,制订区“十二五”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老龄工作制度,创新老龄特色工作机制,提高老龄服务水平,积极争创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加快老龄事业发展。二是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投资8000万元规划建设区养老服务中心,上半年完成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各项手续办理,年底主体完工。加强现有养老服务机构的指导管理,充分发挥先进单位的示范作用,积极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服务机构。三是做好各类养老为老服务工作。做好“五保”和“三无”老人保障工作,逐步提高供养水平;继续为高龄老人发放长寿补贴;办好老年远程教育和区老年大学的招生工作;拓展养老服务项目,及时为老年人提供护理、康复、医疗、教育、娱乐、心理疏导等服务。四是继续推进老年精神关爱工程建设。全年新增老年精神关爱工作站30个,做好老年人的维权工作,配合有关部门解决好老年人的再婚、房屋拆迁、虐待老人等家庭矛盾,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与各街道和社区联合开展老年法律援助、法律咨询讲座。

3、创新机制、提升服务,着力增强社区自治功能

全面落实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要求,围绕“幸福”主题,巩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创建成果,进一步强化富有特色的和谐社区建设内涵,进一步提升以民生、民权为重点的社区(村)自治建设水平,继续保持“全市率先、全省领先、全国示范”的地位不变。

一是扩大基层民主建设。确保基层政权建设到位,使民主政治有新的凸现:3-5月份完成第四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实现居民自治向楼宇自治全面延伸;6-9月份完成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实现城市社区管理向城乡统筹管理全面延伸。科学合理设置社区规模,实现社区资源有效整合;加强民主自治参与意识,直选的比例须达80%以上;推进居务、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工作,修改和完善我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相关细则。二是强化社区管理水平。继续以社区创建活动为抓手,争创市星级社区5个(五星级1个、四星级2个、三星级2个),创建区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村)各10个;提升管理水平,“一记二制三联四会五网格”模式全面推广;“主题式”社区全面实施;新社会组织规范化管理全面推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设立扶持基金,开展“六个好”活动);增进社区互动,社区信息化系统社区(村)全面覆盖;建立评价体系,街道、社区(村)和谐社区建设示范标准全面执行。三是突破“四大问题”建立“四个机制”。一是社区物管难、与业主矛盾大问题的解决有突破,建立“和谐物管”有效机制;二是老小区整治与社区服务功能资源整合问题的解决有突破,建立“和谐家园”建设机制;三是社区队伍素质提升与社区实务问题的解决有突破,建立“民主自治”联动机制;四是社区管理与居民满意度提升有突破,建立“和谐示范社区”激励机制。四是加快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体系。今年区投资500万元,建成语音呼叫、网络咨询为一体的便民服务信息平台,上半年建成年内投入运行;加快社区用房建设和管理,调整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布局,“三个”15分钟社区便民服务圈全面建立;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培育,进一步发挥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三大互动作用”;适应城市化进程要求,研究解决城郊结合部、新建小区居民自治组织的缺位问题和新市民参与社区自治的新途径,着力加强困难群众较多和流动人口聚集小区的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五是拓展社区实体项目,使社区形态有质的转变。继续开展创业(就业)型社区创建工作,巩固现有创业(就业)服务基地,力争每个街道新增1-2个新的实体项目;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实体,实施社区“项目系列化、系列品牌化、品牌实体化、实体市场化”战略,使社区的发展形态由活动型转向社区参与和社区建设真正结合的形态。六是优化队伍结构,提升队伍素质。进一步创新社区人才聘用机制,畅通进出口渠道,优化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结构,发挥优势配备社区班子;开展培训拓展训练,加强实务操作能力的演练,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理论学习,与大中专院校结对,开展“走进院校、走进社区”活动,提升理论素养,结合社区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举办“社区论坛”等论文比赛。

4、合理布局、有效运作,着力延伸居家养老服务内涵

科学增设我区居家养老站点,实现亲情化居家养老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根据我区“十二五”养老服务规划,将对现有的养老服务项目再整合、再规划、再提升,积极打造养老为老15分钟服务圈。

一是合理布局设点,提升服务覆盖面。选择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量大的社区(村)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全年拟新增永红街道陈渡新苑社区、五星街道勤一社区、新闸街道新闸村委、南大街街道吴家场社区4个居家养老服务点。二是拓展服务项目,创新服务模式。整合社区资源,吸纳社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的家政服务公司、医疗机构、社会中介组织及与老年人服务需求相关的单位,组成居家养老共建单位或养老服务商,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特色化服务。积极动员和鼓励民间力量参与居家养老工作,推行公办民营或民办公助的方式,大力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开展“走进去、走出来”“两走”活动。三是规范运作管理,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岗位技能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对政府补贴的送时服务,街道、社区(村)要采取入户调查、电话咨询等形式,了解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及时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工作,促进居家养老工作健康、稳步发展。

5、强化基础、形成合力,着力推进双拥优抚工作

一是加大双拥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全民国防意识。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双拥网络阵地的作用,加强双拥理论研究,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教育,举办双拥国防知识竞赛、演讲、书画等活动。二是拓展双拥活动内容,提升双拥工作内涵。加大互办实事力度,力争为驻区部队做1-2件军地有影响的实事;结合重大节日,与共建部队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结合社区居家养老,做好对重点优抚对象的服务工作;结合创(就)业型社区,开展好中青年优抚对象的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结合社区居(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吸引更多的优秀复退军人和伤残军人参与到社区建设工作中来;结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物业管理和大巡防治理活动,充分发挥军人在维护社会治安中的作用。三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不断提高抚恤补助标准。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和区政策和文件精神,逐步加大财政投入,及时、足额发放各类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金,切实维护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优抚对象的生活质量。四是加强双拥基础工作,努力规范各级双拥台账。严格按照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区”的标准,逐条对照、逐项落实,重点做好社区(村)基础台帐和电子台帐,并于下半年对各个街道的台帐进行一次集中交流和检查。

6、依法行政、履行职能,着力拓展民政公共服务能力

一要强化法制意识,坚持依法行政。高度重视民政法制工作,加强在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社会组织发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等领域规范性文件的执行。结合区“三合一”网络平台建设工作,推行行政权力公开,加强民政执法,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二要强化责任意识,做好社会事务工作。加强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提升婚姻登记窗口形象,争创“省级婚姻登记示范窗口”和“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提高五保供养标准,加强殡葬管理工作;搭建福利企业协会平台,促进福利生产和残疾人集中就业工作;加强地名文化建设,深化地名管理工作;狠抓即开型福利销售工作,力争全年销量突破500万元;加强民政信息化建设,做好宣传工作,扩大民政影响力。

三、多措并举,科学发展,全面构建“民生之政”新格局

民政的核心职能是“保障民生、发展民主、服务社会”,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民政工作指明了方向。“民生之政”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引领民政事业发展的工作理念,构建“民生之政”,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提升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为建设“幸福”再立新功。

1、自觉服务于“三大建设”的大局。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建设“实力、优美、幸福”的重大目标,这既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也为我区民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必须以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落脚点,注重“以民为本”服务理念的树立和深化,在保障基本民生的同时,重点加强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方面的职能,为和谐社会建设发挥基础作用,为我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

2、切实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体、优抚群体和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是民政工作的根本宗旨和基本职责,各级民政部门要在业务多元庞杂的民政工作中始终突出为民解困,继续把为民解困作为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同时,要积极拓展面向公众、适度普惠的民政公共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社会福祉水平。

3、不断提升民政公共服务能力。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相当一部分要通过民政部门履行。因此,民政部门要更加注重能力建设,一手抓硬件,完善各项基础设施,一手抓软件,健全各类服务体系,不断民政各类群体的需求,通过建设区级养老中心,进一步完善以养老服务为主的社会福利体系;建立区社区服务信息化平台,更好地履行民政工作的服务职能。

4、始终依靠创新解决民政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创新是构建“民生之政”的活力源泉,是民政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要以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和胆识魄力,不等不靠,奋发有为,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5、努力造就一支具有服务意识的民政工作队伍。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民政工作队伍,是做好民政工作的关键。民政部门作为与群众联系最直接、接触困难群体最密切的部门,工作要有为、有位,必须靠一流的服务赢得社会的认可,以人们群众的口碑树立自己的形象。一方面,要切实改善服务态度,体察民情,办事解难;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服务本领,加强学习,增强与群众沟通、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的能力。

6、坚持廉洁从政进一步落实机关作风效能建设

一是强化服务意识。立足岗位,着眼全局,高度负责地开展工作,该面对的矛盾不回避,该解决的问题不推诿,该主动协调的事情不扯皮,该在今天办的事绝不拖延到明天,以尽心尽责的态度、富有成效的工作承担起民政工作重任。二是强化督促检查。建立健全工作督查机制,对民政重点工作的推进落实情况,要定期督查、严格问责、强化考核,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按质、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三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加大廉政教育力度,强化广大党员干部的廉洁从政意识;加强专项民政经费管理使用的监管,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安全;深入开展行风建设和纠风活动,争创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

第三篇

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各街道民政办(社工科):

2014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任务目标承上启下关键性的一年。在新的一年,我区民政工作总体要求是:围绕区第九次党代会和十五届人代会提出的“民生优先”战略,进一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着力推进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大力提升民政公共服务能力,为建设幸福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年度主要工作目标

1、推进和谐社区一体化建设,城市和谐社区达标率达80%,农村和谐社区达标率达70%;争创市和谐示范社区2个,五星级社区4个,四星级社区6个,三星级社区3个。

2、深化十个“最佳”单项评选活动,评选出一批“最佳”社区,培育出10个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社会组织。

3、提升社工队伍整体水平,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专业化达80%,本土化达30%,农村社区专职工作者专业化达25%,网格化管理服务率达100%,社工入户率达100%,居民对社区管理服务满意率达90%。

4、做优做强12349便民服务,服务内容拓展到10大类,服务企业增加到200家,服务居民突破5万人次。

5、加快运河山庄老年疗养院建设,改扩建红星老年养护中心,增加床位800张。

6、新增居家养老站点4个,争创省示范性居家养老中心1个,市级四星级居家养老服务站1个,三星级居家养老服务站2个。

7、提升拓展“周末关爱”活动,与晚报合作,设立基金,开设热线,增加内容,建立公益联盟。

8、即开型福彩销售额超1000万元。

9、争创全国综合防灾减灾示范社区1个。

10、为全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建立基本信息库,完善80周岁老年人健康档案。

二、重点完成工作

1、完善民生保障体系,促进社会救助水平再提升

省、市“民生幸福工程”明确提出,要着力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1)做好困难群体生活保障工作。根据市局部署,严格执行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将城市低保标准从435元/月提高至490元/月,将低保边缘困难家庭一次性补助发放标准从1000元/户提高到1200元/户。

(2)完善物价上涨动态补贴机制。当月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在3%-5%之间时,对重点优抚、低保对象等七类困难群众按月以当地低保标准的1/12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当月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在5%以上时,价格补贴标准在当月补贴的基础上增加50%,补贴资金统一由市区两级财政按比例承担。

(3)强化低保规范管理。继续推进新低保细则规范施行,积极开展新低保信息系统应用培训,全面落实低保边缘家庭认定、一户多残、依老养残、困难群体医疗救助等新政策,强化动态管理,开展入户抽查并及时调整。

(4)提高慈善救助能力。加大慈善劝募力度,扩大慈善基金总量;用好慈善基金利息款,加大大病救助、临时性救助等慈善救助力度;积极开展各类慈善活动,全年在“慈善广场”大型活动不少于2次,继续在机关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与晚报合作,提升拓展“周末关爱”活动;利用好社区、商业两种模式的慈善超市,开展“安老、扶残、助学、助困”系列活动。

(5)扩大防灾减灾宣传。2014年,新创建全国综合防灾减灾示范社区1个,全面提高社区综合防御灾害能力。组织开展“5.12国家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发挥社区防灾救灾工作室阵地作用,切实提高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2、优化养老为老体系,促进社会福利水平再提升

基本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养老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既是落实我区“2014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的题中之义,也是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求。

(1)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推进运河山庄老年疗养院建设,与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现有养老服务机构的指导管理,确保达到机构养老的标准化和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加强养老护理员的培训,提高护理员队伍的服务水平。

(2)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居家养老基础性作用,合理布局,新增4个居家养老站点,争创市星级居家养老服务站点,为老年人提供各类“走进去”和“走出来”的社区服务。

(3)提升社会养老服务水平。做好养老为老服务与12349便民服务平台对接工作,借助网络信息平台,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特色化、专业化的服务,探索建立模式的“虚拟养老院”。

(4)完善老年人福利体系。为全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建立基本信息库,为平台提供依据,开发更多为老服务;为全区8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一次,完善健康档案;继续开展第三届“孝行”——老年精神关爱大型公益活动,巩固和加强老年精神关爱站点建设;配合市里做好“十佳健康老人”、“老有所为人物奖”评选活动及第3个敬老月系列活动;定期组织乐龄志愿者为“空巢”老人开展各类帮扶活动。

3、探索社区管理模式,促进社区建设水平再提升

建立健全社区管理体制机制,加大社会组织管理培育,加强社会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以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人才“三社联动”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格局,是我区“社会管理创新”工程的重中之重。为此,要积极探索、增强主动,争创社区建设新优势。

(1)创新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夯实社会管理基础。深入贯彻落实《2014年区“创新社区管理、建设幸福”实施意见》,全面推广新型社区管理模式,网格化管理、“五民工作法”、“错时制”、“轮岗制”等机制全面铺开,规范记录“民情日记”,深化“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社区管理新内涵;做好“智慧社区”的引领和深化工作,为我区探索建设现代化新型社区作出有益尝试;健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物业服务纠纷,和谐物管有效运行。

(2)完善社区建设评价机制,深化社会管理内涵。在全区范围内深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村)十个“最佳”单项评选活动,进一步量化考核标准,细化考核指标,强化满意度考核,同时积极推进市星级和谐社区创建,进一步提升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使我区社区建设再上新水平。

(3)健全社会组织管理体系,激发社会管理活力。有效开展社会组织培育管理工作,重点在探索社会组织服务功能提升、培育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及健全社会组织长效管理机制上下功夫,推广和发展一批服务能力强、公信力高和影响力大的示范性社会组织及公益品牌项目,年底通过队伍建设、基础建设、能力建设、宣传引导、服务成效等方面考核,评选出10个优秀社会组织。

(4)探索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增强社会建设合力。按照《区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办法》要求,加强满意度考核,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管理、保障等长效机制,切实提升社工专业素养。开发公益性社会服务项目,例如12349便民服务进社区系列活动,有针对性地建立面向各类群体的义工组织,如新市民义工联合会、天爱义工基地、助老点义工基地等,以行动将关爱传送到不同阶层。通过促进专业社工与义工组织的融合发展,着力形成“社工带义工、义工助社工”的公众参与格局。

4、落实优抚安置政策,促进双拥共建水平再提升

2014年,我区民政系统要以“军民融合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军民共建的力度,深入推动社会化拥军、优待抚恤和转业干部安置政策落实。

(1)加大社会拥军力度。进一步发挥地方拥军优势,广泛开展“科技拥军”、“政策拥军”、“文化拥军”等活动;扎实推进军民共建,精心组织春节、八一期间的双拥活动;依托双拥网站深入开展双拥宣传和国防教育。

(2)强化政策措施落实。以利军强军为民惠民为根本出发点,扎实做好优抚对象的服务保障、随军家属就业、部队子女入学入托等工作。

(3)提高优抚工作水平。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区政策及文件精神,及时、足额发放各类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金,切实维护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优抚对象的生活质量。

5、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促进社会服务水平再提升

顺应现代社会管理和社会文明发展趋势,着眼能力提升,实现民政公共服务的新突破。

(1)加强婚姻登记管理。严格按照民政部《婚姻登记机关登记评定标准》要求,积极争创3A级婚姻登记机关;做好婚姻登记员培训工作,100%持证上岗;继续以人为本建好全市首家“婚姻家庭辅导室”,有效探索家庭矛盾调解机制。

(2)加快平台健康发展。以12349平台为依托的便民服务项目是我区今年612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要逐步将12349便民服务平台的服务内容由6大类扩展到10大类,大力度推进12349便民服务进社区系列活动,力争全年服务居民突破5万人次,不断满足居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服务需求。积极拓展优秀服务企业加盟12349便民服务平台,建立健全信用监督、加盟企业资质审查、服务质量保证、企业服务评价和公共监督等系列制度,促进加盟企业向专业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3)加大福利销量。注重市场开拓,抓新网点覆盖,进一步加大福彩公益形象宣传力度,增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加大销售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彩民关注度,2014年全区即开型福利销售完成1000万元。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开发区、各街道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把民政工作作为全面履行职能、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位置。社会事业局、民政办(社工科)要积极履职、主动作为,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充分调动基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我区的民政事业推向新的发展高度。

2、加强行风建设。进一步深化“以民为本”工作理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树立民政部门良好形象。要强化主动作为意识,创新发展意识,注重改善民生与民政工作发展的良性互动,将工作重心聚焦到提升人民满意度上。

3、加强队伍建设。坚持创新、创优、求真、务实,强化目标管理与责任考核,坚持依法行政,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要抓紧建立完善民政队伍和社工队伍专业化建设标准,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壮大社会工作力量,努力把民政队伍建设成研究型、创新型、服务型、效率型团队,不断拓展民政事业发展空间,推动全区民政事业迈上新台阶。

第四篇

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各街道民政办(社工科):

2014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建设和谐社区、打造幸福”的新目标、新要求,区民政局将以讲大局、惠民生、重管理、强服务为主线,不断提升社区建设水平,全面推进民政事业科学发展,为实现我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年度主要工作目标

1、评选一批“和谐社区示范社区(村)”;培育10个优秀社会组织;培育10个创业(就业)型社区(村)。

2、做优做强“12349”便民服务平台,扩大服务项目。

3、以和谐社区建设推进和谐物管;开展社区(村)专职工作者“每月一训”活动。

4、推进运河山庄老年疗养院建设,年内主体完工;将90岁以上老人纳入政府服务范围,新增4个居家养老服务点,老年精神关爱工作站全覆盖。

5、成立老年学会,完成区老年协会换届,并组织全区老年人举办“金秋舞韵——乐龄”文艺会演。

6、扩大慈善基金规模,新增800-1000万元总量;全年300万元用于救助,救助家庭2500户;慈善广场活动不低于4次。

7、即开型福利销售额超1000万元。

二、重点完成工作

1、细化标准、改善服务,不断提升社区建设水平

一是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村)”创建活动。修订完善《区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村)指导标准(试行)》,进一步简化内容、量化标准,细化指标。开发区、各街道及区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加强指导,促进各项工作有效落实。按照百分制考核,根据当年度综合得分排名情况给予表彰奖励。对已命名的“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村)”,每年进行复查,凡不符合标准的,撤消其“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村)”称号。二是逐步增加社区居委会“物业性、资产性”收入。大力整合各种资源,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逐步增加社区居委会“物业性、资产性”收入,进一步增强社区自身造血功能,夯实居民自治的经济基础,实现“强居富民”。积极寻找社区服务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引导和鼓励社会服务进入社区,开展公共管理的有偿、低偿、无偿服务,为社区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三是加大社区办公和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落实力度。将社区办公和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社区发展相关规划,并与社区教育、卫生、文化、养老等服务设施统筹规划建设。开发区、各街道负责提前介入辖区新建小区项目的社区办公和公益性服务服务设施建设,全程参与社区办公和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的规划、交付、验收、监督等工作。对老城区和已建成小区社区办公和公益性服务设施不能满足需要的,由开发区、各街道采取置换、购买、租借等方式解决。积极推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提倡“一室多用”,提高使用效益。四是大力推进“和谐物管”工作。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协调机制,及时解决物业服务纠纷,维护各方合法权益。继续实施和谐安民工程,有效利用空间资源,积极推进次新小区和老小区停车位建设,力求在小区停车难、出行难等问题上取得突破。组织动员社区居民自觉参与“和谐物管”,加大物业管理费征收力度,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起示范带头作用,不断提升物业管理费收缴率。五是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坚持逢进必考、持证上岗,严格社区用人标准,进一步健全社区专职工作者考核激励、提拔使用等机制。坚持优化结构、培训教育,深化竞争机制,进一步增强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坚持事业留人、待遇留人,进一步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工资福利待遇。

2、规范管理、扩大范围,有效提高社会救助效能

一是规范低保救助。新的一年,城乡低保工作要以加强规范化管理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低保申请、调查、评议、审核审批程序。强化家庭收入核算,加强动态管理,切实做到公平施保,应保尽保。密切关注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动对困难群众生活的影响,建立与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相适应的保障标准增长机制,适时调整提高保障标准、发放临时补助。逐步实现城乡社会救助一体化、组织网络化、管理社会化,最大限度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二是扩大慈善救助。召开劝募企业会议,发动广大企业家、爱心人士捐资捐款,扩大区慈善基金规模,力争区慈善基金总量增加800-1000万;用好区慈善分会基金利息款,既把救助关口前移使困难群众第一时间得到救助,又能为民生项目进行扶持;利用好两种模式的慈善超市,为地区困难群众改善生活水平发挥作用,全年开展发放活动5次,救助家庭将达2500户;积极开展各类慈善活动,全年在慈善广场开展有影响的活动不少于3次,继续在每年10月开展机关“慈善一日捐”活动。

3、夯实基础、形成合力,切实推进双拥优抚工作

一要加大双拥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全民国防意识。2014年将以典型引路,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双拥网络阵地为核心开展各类双拥活动;强化双拥宣传报导力度;加强双拥理论研究。二要深入开展共建活动,努力加大互办实事力度。2014年再培育2个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与部队结对共建;重点抓好街道与部队共建活动的内涵和质量;有序推进社区与部队共建活动,2014年力争在2010年的基础上,再提高社区和部队结对共建率20%;加大互办实事力度,努力为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作出应有的贡献;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走访慰问活动;完善辖区内大型企业与部队结对共建形式、方法,不断提高军民团结和谐氛围。三要拓展双拥活动内容,努力提升双拥工作内涵。结合社区开展的居家养老,做好老年优抚对象的养老工作;结合创(就)业型社区,开展好中青年优抚对象的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结合全市开展科技创新城市的工作,积极开展科技拥军工作;结合全市开展创新生态型城市,积极与驻区部队开展环境生态型城市的创建工作;结合2014年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的契机,积极配合市双拥办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城活动。四要加强双拥基础工作,努力规范双拥各级台账。对区级、街道、社区三级台账做到平时有检查,年终有评比和讲评,把双拥工作开展得既扎实又赋予实效。五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不断提高抚恤补助标准。要继续提高对优抚对象的重视力度,依靠社会力量,开展好“爱心献功臣”活动,不断提高优抚对象的生活质量。

4、创新模式、完善体系,深化养老为老工作内涵

一是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协调运河山庄老年疗养院在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加快工程的推进,2月份完成打桩,3-12月土建,力争2014年底内主体完工,2015年5月交付使用,届时将开设床位500张。加强现有养老服务机构的指导管理,确保达到机构养老的标准化和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加强养老护理员的培训,提高护理员队伍的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先进单位的示范作用。同时充分挖掘社会闲置资源,大力吸引民营资本投入养老事业,争取年内有一个达成意向的养老机构投资项目。二是深化居家养老服务内涵。科学增设我区居家养老站点,实现亲情化居家养老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根据我区“十二五”养老服务规划,将对现有的养老服务项目再整合、再规划、再提升,积极打造养老为老15分钟服务圈。首先要合理布局设点,提升服务覆盖面,以加强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点的建设、提高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点的覆盖面为重点,力争到2014年新增居家养老服务点4个,所有的社区(村)均建有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其次要激活现有助餐点,为有需求的9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助餐、送餐、配餐等服务,从而带动现有助餐点的人气和生意;再次要拓展服务项目,创新服务模式,依托12349养老服务平台整合社区资源,吸纳社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的家政服务公司、医疗机构、社会中介组织及与老年人服务需求相关的单位,组成居家养老共建单位或养老服务商,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特色化服务;最后要规范运作管理,完善工作机制,壮大服务队伍,强化岗位技能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对政府补贴的送时服务,街道、社区(村)要采取入户调查、电话咨询等形式,了解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及时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工作,促进居家养老工作健康、稳步发展。三是推进老年精神关爱工程建设。大力倡导全社会共同营造爱老敬老的氛围,关心和爱护老年人。加大宣传贯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力度,增强全社会维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制观念。做好老年人的维权工作,配合有关部门为老年人解决好再婚、房屋拆迁、虐待老人等家庭矛盾,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与各街道和社区联合开展老年法律援助、法律咨询讲座。

三、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开发区、各街道要把民政工作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不定期召开民政工作会议,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进一步加大检查监督指导力度,创新民政工作新思路,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